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,如何控制糖尿病?

 糖尿病与胰岛素(Insulin)有直接关係,胰臟(Pancreas)是负责制造和分泌胰岛素的器官,胰岛素主要的功能是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(Glucose)成功进入细胞。葡萄糖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后分解而成,在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,循环系统将葡萄糖运送到身体各器官的细胞,供应细胞所需能量。
 
 
两大因素构成糖尿病:
1. 胰臟分泌胰岛素不足,以致血糖(即葡萄糖)无法进入细胞而聚积於血液中。
2. 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產生耐受性(Tolerance)或是对胰岛素的敏感度(Sensitivity)降低,令细胞对胰岛素反应(Response)迟钝,於是细胞减少吸纳血糖。
 
  以上两个因素同样都会导致血中含糖量(血糖量)上升,当浓度超越肾臟的临界限度(约10 mmol/L),葡萄糖就会随肾臟排出的尿液一併排出体外,情况持续就可确定為糖尿病。
 
糖尿病病徵
1. 患者多尿和小便频密是因為尿液含大量葡萄糖,尿液渗透压因此升高,引起水分从体液流入尿液。
2. 小便多了身体水分必然减少,所以病者经常感到口乾,不停想喝水。
3. 大量葡萄糖排出,不能被身体利用,容易觉得飢饿,因而食量大增。
4. 细胞缺少供应热量的葡萄糖,身体需要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偿不足的热量,导致体重持续下降。
5. 伤口需要较长时间愈合,因细胞得不到正常的能量供应,令生长速度减慢。
 
糖尿病两种类型
糖尿病一型
  又称胰岛素依赖型(Insulin Dependant DM,IDDM),病者大多是儿童或青少年,病因是天生的胰臟缺陷或是体内產生胰岛素抗体,将胰臟製造胰岛素的细胞毁灭,胰臟分泌胰岛素严重缺乏或衰竭。发病迅速,体形突然消瘦,主要靠注射胰岛素来能控制病情。香港每年的发病率大约十万人中有二名病者,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佔少於3%。
 
糖尿病二型
  或称非胰岛素依赖型(Non-Insulin Dependant DM,NIDDM),病者多是40岁以上中年人,但香港病者已出现年轻化趋势,超过97%糖尿病者属於此类型。发病期缓慢,开始时病徵不明显,较难被察觉(所以中年人应每年做身体检查,及早发现和治理有助防止疾病恶化)。患者体形多為中央肥胖,对胰岛素开始產生抗拒性,胰岛素分泌相对可能正常。
  控制饮食、增加运动量和服用降血糖药物,都能有效改善胰岛素的功能。长期患有此类型糖尿病人,尤其染病十年以上的体形会偏瘦,约有半数病者需要从口服降血糖药转换到注射胰岛素来调控病情。
 
 
糖尿病併发症
  病者必须时刻监察血糖,尽量稳定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的4-8度(mmol/L)。血糖水平正常稳定非常重要,若然疏忽不顾,会出现严重及可致命的併发症,包括损坏血管和神经,令器官坏死,失去功能,其中以心血管、眼睛、肾臟和下肢最常出现问题。
 
心血管
  长期高血糖,动脉粥样硬化(Atherosclerosis)形成,随之而来的冠心病(Coronary Heart Disease)、心绞痛(Angina Pectoris)、脑中风(Stroke)均可导致死亡。
 
眼睛
  血糖长期处於高水平,眼内的晶体出现糖化物质,形成白内障;同时,眼房的液体流动受阻,眼内压力升高,破坏眼底视网膜的视觉神经而引致失明,称為青光眼。眼压升高病者是不能感觉到的,所以需要定期到眼科诊所检查眼压。
 
肾臟
  受到长期高血糖影响,肾臟血管会硬化,令肾臟血压升高,肾功能渐渐变坏,蛋白质因而在尿液中大量流失,称為蛋白尿。研究发现,大量白蛋白尿患者的死亡率较没有白蛋白尿患者高6.6倍,中风的机会则高5倍。由於尿毒不能有效排出体外,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、疲倦、水肿、呼吸困难、恶心呕吐等情况。若严重至肾臟功能衰竭,病人需要接受洗肾。
 
下肢
  经歷长期高血糖水平,下肢的血管因硬化而收窄,阻碍下肢的血液循环,引发足部神经衰退,减弱足部对痛楚和冷热的感应能力;因缺少经血液运送的营养素及白血球免疫细胞,足部肌肉慢慢萎缩,遇到受伤或细菌感染,足部会出现溃疡或坏疽,严重的需要截除。
 
 
控制糖尿病最重要
  控制得宜会减少糖尿病併发症的机会,亦有机会可以减少药物的服用量,甚或可延迟注射胰岛素的需要,请参考以下方法:
‧ 小心记录每次自我测量血糖的时间日期及血糖数值,以协助自我及医生监察病情。
‧ 每3-6个月应接受糖化血红素(Hemoglobin A1c/HbA1c)检验,指数可反映前三个月的整体平均血糖值,较平日纯粹验血糖更能掌握长期控制血糖的成效资料。
‧ 改变饮食、生活及运动方式,包括改用代糖饮料及低脂食品,增加每天的运动量。 
‧ 控制体重及血压,以蔬菜水果取代部分肉食,避免吃过咸或肥腻的食物。 
‧ 培养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,按时服药和定期覆诊。
 
 
  糖尿病友必须充分理解及安然接受糖尿病是不能治愈,唯有以积极而轻鬆的态度面对未来挑战,只要通过紧密监控血糖,不易引起併发症,生活可与平常人一样精彩。由食药转到打针不代表病况转严重,而是打针更有效控制血糖问题。
 
友善建议
‧ 每天在家中验血糖,每次所得到的度数只代表当时的血糖水平,唯有量度糖化血红素(Hemoglobin A1c/HbA1c)才能反映在验血前三个月的整体平均血糖水平。
‧ 糖化血红素是血糖分子与红血球中血色素的结合物,其数量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例,红血球每三个月更换一次,每三个月量度糖化血红素是合理的检测分隔。
‧ 最理想的血糖控制,是保持糖化血红素在7.0%或以下(正常值4.5-6.5%)。
 
关于糖尿病更多问题请联系香港城基因中心官网医务人员,可致电或微信咨询。
(香港城基因中心-糖尿病综合征)


 


上一篇:早期大肠癌基因筛查 Septin9 下一篇:糖尿检查-香港城基因中心